竹林山寺 位於台北縣林口鄉菁湖村,奉祀十八手觀世音菩薩尊像。嘉慶辛酉年間(公元一八○一年)由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,分靈大媽、二媽、三媽到台灣來。由「大坪頂」地區(五湖、五坑、龜山)信徒,恭迎大媽尊寶像由「十八坪位」輪流奉祀。民國二十六年,日本政府積極推行「皇民化運動」,禁絕本省同胞宗教活動,企圖燒掉本寺尊像,後由陳 隆先生兄弟設法,暗中奉祀兩年多。後來日本政府同意興建日本風格寺廟,地方士紳協議,找到現址,做為建寺基地,由黃永茂先生兄弟發起捐獻三甲多土地,於民國二十七年開始興建,二十八年完工,略具寺廟規模,經王金生先生取蘆竹鄉的「竹」字、林口鄉的「林」字、龜山鄉的「山」字,命寺名為「竹林山」寺,恭迎寶像入寺奉祀。竹林山寺 歷經一甲子歲月,致建材腐朽,安全堪虞,廟貌老舊,於民國七十二年聘請專家學者赴大陸、日本、東南亞等地,實地勘察,選購琉璃瓦、台灣檜木、大陸青斗石、大陸牛樟木雕等高級建材,費盡不少心力,終於決定於原址重建。敦聘專家設計,於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廿八日動土改建典禮。民國九十三年二月廿九日舉行上樑大典。主體基礎建築順利竣工,預定於民國一○一年落成。重建竹林山寺 採三落七門閩南風格建築,屋頂採四垂頂式。建坪九百七十坪,主殿高達七十五台尺,木料採用台灣檜木,其中主殿大樑跨距五十台尺,如此巨木得之不易。木雕採用高級樟木。石材購自大陸之青斗石,質地堅牢細緻。屋頂採用五彩高級琉璃瓦。延聘當代知名大師精雕細琢,保留傳統寺廟建築精華,結合現代科技,來重建竹林山寺 。堅信竹林山寺 落成後,氣勢磅礡,莊嚴宏偉,必然成為現代寺廟建築典範,也是信眾心靈依託神聖殿堂。
重建完成後的竹林山寺來過幾次,都是在春節過年時來參香,當時人潮洶湧,無法好好欣賞.今天提早到達,趁等候隊友時間,悠遊寺廟建築之美與亭台公園的園林之勝.